港口建設費下調 利好區域優勢港口
一、事件概述
自2011年10月1日起,《港口建設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將開始實施,由港口裝卸公司或碼頭負責征收改由港口所在地的海事機構負責收取。同時,為降低物流成本,港口建設費征收費率標準由國外進出口貨物每重量噸7元下調至每重量噸5.6元,國內進出口貨物每重量噸5元下調至每重量噸4元,總體費率下調20%。
二、分析與判斷
國外基本上不征收港口建設費
(1)英國港口建設以私人投資為主。英國政府不監控港口投資計劃,無論港口設施還是航道設施,國家都不參與投資。倫敦港所有項目都是港務局自行籌資解決,主要資金來源于港口的業務收入和金融市場的資金;
(2)美國以發行債券為主,在港口建設資金上實行分攤政策,政府僅負責港界線以外進港航道的建設和維護。港口裝卸的大部分貨物按商品價值的0.04%計征維護費稅用于港口航道維護。港口建設資金由港口自籌,聯邦政府資助很少;
(3)日本以政府和企業相結合的方式融資。政府根據港口的相對重要性、設施種類、當地經濟狀況等條件對港口進行不同程度的補貼。政府主要以社會性或公益性基礎設施為投資對象,港口經營性設施則由港口私營企業投資和經營管理。
港口建設費征收歷史:已是昨日黃花,免征是大趨勢
在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后,港建費的征收金額和征收范圍已呈強弩之末:
(1)1986年起開始試征收港口建設費,港建費主要用于沿海港口碼頭、防波堤、港池、航道和港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以及水上過駁措施項目;
(2)1993年,港口建設費征收范圍擴大到全部對外開放口岸的港口,所收費用全部用于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港口建設費由交通部批準的開放口岸港口所在地的港務局或相應管理機構為代征單位,交通部將其中20%~50%返還港口企業;
(3)1995年,國務院推出了新的投融資政策,即誰投資、誰建設、誰使用的自主融資、自主建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和滾動發展的多方式、多渠道籌資建設港口碼頭等方法。
港口建設費下調,規范港口競爭
港口建設費的征收加劇了地區間及企業間的不平等競爭,按章繳費的港口得不到鼓勵,拒交和漏交的企業得不到懲罰。港口建設費下調有利于規范港口競爭。
(1)部分未被列入代征港建費名單的港口,為爭奪客戶少征或不征收港建費;
(2)各地返還港建費比例、返還對象不盡相同。返還比例在20%-50%不等,返還對象上,有的返還給政企合一的港務局,有的返還給代征單位港口企業;
(3)收費結構不合理,進出口貨物只按貨物重量噸一個標準征收港建費,而不考慮貨物價值和體積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