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物流
物流是經濟運行的“血脈”。物流業發展狀況和物流成本的高低,是區域發展環境好壞的重要標志。現代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領域,是提高產業層次和水平、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當今區域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物流環境的競爭
步入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區域間的競爭更趨激烈。在全國的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逐漸趨同的情況下,能否做到集約化生產,降低其他生產環節的成本,提高供應鏈的供應效率,促進產業發展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環節轉移,就顯得至關重要。
現代物流是產業經濟的“加速器”,具有很強的產業聯系效應,是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紐帶,是促進企業競爭優勢形成的關鍵因素,被譽為繼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區域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物流業越發達,各類要素資源、生產產品的流動就越頻繁,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就越快。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物流成本占一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和企業銷售總額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競爭的焦點轉向壓縮物流成本和挖掘利潤上來。美國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家克里斯多夫認為,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必須與其他環節最強的企業聯系起來,組成有競爭力的供應鏈,才有實力去參與競爭。由于企業競爭和商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對發生在每一個環節上的成本都不敢小視。國際市場行情瞬息萬變,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迫使企業盡量縮短組織生產、產品面市、市場反饋等過程的時間,在高度關注物流成本的同時,更關注物流的時效。以國際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信息產業為例,生產商從美國市場上拿到訂單,到將生產的成品交付到美國市場,平均周期只有4天至7天。否則,委托加工方將由于市場行情發生變化而蒙受損失。
現代物流業是重要的新興產業,更是重要的投資環境。如果說過去外商比較看重土地、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和各種減免優惠政策,那么今后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則更多地取決于區域的物流環境。物流是經濟運行的“血脈”,掌握了物流,就意味著在對外開放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分工中占得先機;掌握了物流,就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物流業發展狀況和物流成本的高低,對區域經濟發展、承接產業轉移有重要影響,其意義已經遠遠超越物流產業發展本身,是一個地區投資環境好壞的重要標志。
現代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制約著我省有效承接產業轉移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實施以工業化為核心的大開放主戰略,緊緊抓住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把工業園區作為培育產業集聚、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的重要平臺,使工業園區成為我省經濟新的增長極。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物流需求也不斷擴大。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后,隨著土地、能源、資金約束加劇,工業園區企業生產成本、用工成本大幅攀升,對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環境的需求更為迫切。
從產業轉移的成因看,最主要的驅動因素還是成本倒逼,而加工貿易企業對成本和時效又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近年來,由于油價和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企業反映運價已上漲了20%以上。我省過去擁有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正逐步被物流成本、生產成本的上升所抵消。盡管近年來我省物流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各地都相繼出臺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物流的作用、地位的認知度有了顯著提高,但總體而言,物流對經濟的推動力還不強。現代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勢必影響外商選擇產業轉移地的決策,影響外來資本的有效進入。
目前造成我省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貨源支撐相對不足。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與大交通、大市場、大產業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物流發展離不開產業基礎。一方面,我省是經濟欠發達省份,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商品、貨物進出量有限,社會物流需求總體相對不足。不少企業反映,造成物流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本地經濟不發達,購買力有限,產業總體規模較小,拉出去的產品多,運回來的貨物少,返程有時甚至放空,運費自然高。另一方面,企業重生產、輕物流,重自給、輕外協的思想比較嚴重,普遍存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觀念,沒有將物流管理從企業的核心業務中剝離出來,不少企業產品輸出基本上是派專人跟送,既困住了資金,又增加了流通環節的成本。
二是產業集聚度低,產品配套能力較弱。產業集聚度高低與物流成本密切相關,產業集聚度越高,物流成本越低。比如,黎川工業園區現有陶瓷企業30多家,耐熱陶瓷煲占了全國市場的60%;鞋服紡織企業36家,原料和產品銷售地主要都集中在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由于這兩大產業集聚度相對較高,貨物量大且比較穩定,主要圍繞這兩大產業服務的第三方物流發展也相對比較成熟,已初步形成了黎川南昌、黎川廣東、黎川福建三條專線,每天都有二班至三班車固定發往這幾個地方。而同在黎川工業園區的一家生產毛毯的企業則不同,企業從廣東佛山轉移過來,“兩頭在外”。但由于整個黎川只有這一家毛毯企業,產量較小,且受季節影響,企業無法與物流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只能臨時找車、找司機,因此物流成本很高。我省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大企業、大公司,產業與產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關聯性不強,未形成完善的配套體系,生產原材料大多從全國乃至全球采購,而生產的產品也大多出口或銷往國內各地。正是在這“一進一出”之中,耗費了較多的生產時間與物流成本。
三是運輸手段單一,多式聯運的大通關體系沒有真正形成。據了解,目前我省大多數企業貨物運輸主要還是靠汽運。一方面,是因為我省高速公路條件好,可以實現“門對門”的直接運輸,時效性較強;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省鐵路路網規模不足、通貨能力有限,內河航道等級偏低、港口設施較落后,沿江口岸優勢沒有充分發揮,空港物流發展相對緩慢,以鐵海聯運為主的多式聯運沒有真正形成。由于遠離沿海港口,出海路程較遠,加上港口、鐵路搬運、裝卸等服務收費較高,物流成本明顯較許多地區高。
四是物流市場發育程度和專業化物流服務水平較低。我省物流企業服務水平普遍不高,多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倉儲等單一服務上,沒有完善的物流網絡,缺乏實力強、規模大、功能全、水平高的龍頭企業,物流主體呈“散、小、多、弱”的特點。目前我省大部分繁榮工業園區物流企業偏少,企業規模偏小,形式單一,且局限于整個流程的某一段,缺乏一體化服務供應商,沒有形成社會化供應鏈,企業產品貨物運輸與市場物流運輸業脫節的現象較嚴重。
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有效改善我省物流環境
其一,加速產業集聚,最大限度地釋放我省制造業物流需求。物流業發展離不開產業基礎,現代物流業與產業集群相伴而生、相互促進。當產業集聚達到一定規模時,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物流業會大量出現,產業集聚區也會成為物流服務需求最集中的區域。物流企業集聚產生規模經濟效應而帶來的物流成本下降,又是導致產業集聚的重要因素。經過多年發展,我省產業發展方向更加清晰,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工業園區形成了產業集群雛形。但總體而言,還需要從省級層面上加大全省產業整合力度,合理規劃區域產業布局,在全省工業園區集中培育一批獨具特色、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加速產業集聚,以有效促使物流企業進一步集聚、物流市場進一步發育。
同時,要密切物流業與制造業之間的協作,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一方面,引導中小企業轉變觀念,把物流業務從核心業務中分離出來,實行業務外包或與物流企業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擺脫繁雜的運輸、倉儲事務,集中精力抓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鼓勵部分大企業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和技術改造現有采購、倉儲、運輸、配送等業務流程,優化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剝離低效的物流部門,逐步實現制造業物流活動的社會化,最大限度地釋放園區制造業企業的物流需求,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穩定的貨源支撐。另一方面,根據不同類型的產業集群,采取不同的物流發展策略。比如,有的產業集群由眾多中小企業共同組成,單個企業物流活動批量小、批次多,且絕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倉儲和配送設施,物流活動較為分散,物流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低,物流品種多樣化,但在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和成品銷售配送等物流環節上具有較強的相似性,就可由龍頭物流企業或引進省內外大型物流公司,對這些企業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共同采購與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其二,科學規劃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工業園區物流配送體系。現代物流園區,對提高物流的組織水平和集約化程度,為企業提供集成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提高區域物流服務水平,形成規模和集聚效應具有重要作用。物流園區的規模、運營模式、服務方式都要從產業需要出發。政府在進行物流產業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的物流需求及應有的規模標準,科學規劃物流園區的輻射半徑和服務范圍。物流基礎設施的布局應注意產業配套和物流效率原則,綜合考慮區域產業集群的特點、物流總量以及企業物流成本,根據區位特點和交通條件,協調好各類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的規劃,劃分物流節點,努力實現布局結構合理化、服務區域最大化、經濟效益最佳化,以體現資源的共享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達到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目的。
其三,加快水運發展,重點突破“航道”和“港口”兩大瓶頸。我省水資源非常豐富,北臨長江黃金水道,中部贛江等五河匯入鄱陽湖,再經湖口注入長江,形成了一個以鄱陽湖為中心的可出江入海的天然水運網絡。我省應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提高水路運輸在綜合運輸中的比重,形成以九江為“龍頭”,以鄱陽湖水系航道為“脈絡”的干支直達、江海聯運的水運網絡。航道等級偏低和港口設施落后,是制約我省水運發展的兩大瓶頸。要加快高等級航道建設,特別是加快贛江、鄱陽湖高等級航道建設,使水運主通道長江(江西段)、贛江、信江全部達到三級以上航道標準,形成干支暢通、區域成網的航道體系。要充分重視鐵路、公路對水運口岸物流的集疏運作用,加快與港口物流業發展相配套的公路主樞紐系統建設。要提高水運運能,大力發展大型專用碼頭,統籌航道、港口、船舶、運輸的發展,搞好物流規劃與城區、港區、園區、口岸規劃的銜接,抓好一批貨物倉儲、專線鐵路、專用管網建設。水運建設投資大、回收慢,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公益性、服務性等特點,企業積極性有限,需要政府投資引導和帶動。建議政府部門給予水運企業適當的減免稅、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并借鑒鄰省“以電養航”和“以陸補水”等做法,給予水運企業一定的資金補貼。
其四,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暢通大物流通道。對全省分散在工業、商貿、物資、交通、郵政等部門的物流資源,通過聯合、兼并、拍賣、撤銷等多種形式進行整合,改造提高,完善功能,發揮效益。對不同運輸方式之間和同一種運輸方式內部,通過協調,形成合理分工。鼓勵聯合經營、合作經營,發展多式聯運,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綜合效率,形成多種運輸方式相互協調銜接的物流運輸平臺。積極推進海鐵聯運、公鐵聯運,暢通水運物流,發展長江和鄱陽湖航運,發展各種運輸方式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城市配送等,努力降低社會綜合運輸成本,提高運輸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各種運輸方式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支持能力。
其五,加強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信息是現代物流的核心要素,物流信息的暢通流動,對提高工業園區物流運作效率至關重要。搭建物流信息平臺可以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的物流服務體系。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要滿足物流系統中政府管理部門、物流企業、工商企業等不同層次的參與者的信息需求。我省工業園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基本功能應該定位為綜合信息服務、數據交換、物流業務交易支持、貨物跟蹤等。主要包括客戶企業的物流服務需求信息,即運輸、倉儲、配送、加工、裝卸需求等;物流業務運作管理,即物流電子數據交換、物流交易管理、電子報關、稅收和資金結算等;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即公路車站、港口水運、機場航空、交通狀況、道路設施等方面的信息;物流市場供給信息,即物流供應商的資料;政府管理部門要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供區域物流系統運行的基礎數據,即物流業務種類、貨運量、物流成交合同總金額等,以便為物流預測、物流規劃設計、物流統計等活動提供支持。
其六,加快培育現代物流龍頭企業。物流企業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體,要堅持培育和引進相結合,扶持壯大一批現代物流企業。應通過主輔分離發展一批,切實抓好工業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工作,鼓勵引導一批生產企業將采購、運輸、整理、倉儲、配送等物流業務剝離出去,組建獨立運作、專業經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整合重組壯大一批,整合利用現有物流資源,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企業通過兼并、聯合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完善服務功能,健全服務網絡,逐漸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物流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現代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集團,鼓勵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到我省設立采購中心、區域分撥中心和配送中心,對發展思路清晰、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特別是省重點物流企業,從稅收、規費、融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