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视频app_www一级片_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8_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產業動態>物流貿易產業

當前我國物流園區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發布日期: 2013-03-27    稿件來源:    發布:周舟    閱讀次數:3124 次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物流園區得到快速發展,在提高物流組織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轉變物流企業運營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學會最近發布了《第三次全國物流園區(基地)調查報告》,對我國物流園區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當前我國物流園區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最終核實確認的物流園區(基地)數量為754家。必須指出的是,當前社會各界都有一種感覺,就是物流園區數量眾多、遍地開花,但調查顯示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全國物流園區名錄中,調研組匯集各種信息來源形成了1204個物流園區初步名單,但其中有450個物流園區經多次核實查無實處。主要原因是這些園區僅僅提出了概念,而在現實中并不存在。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從占地規模來看,物流園區占地以0.1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50畝~1500畝)居多,占46%。從物流園區建設投資的規模來看,以1億元~10億元為主,占到44%。具體來說,我國物流園區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第一,企業自主管理為主流,服務領域不斷拓展。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物流園區管理主要以企業自主管理為主,占62%;由政府設立的管委會管理的占33%。這兩種方式成為目前物流園區管理的主要方式。

從園區主要業務功能來看,雖然倉儲、運輸、配送等傳統業務功能仍占主導地位,但是加工、交易、轉運、報關和金融物流等服務發展迅速。

園區商品流轉呈現出品種多、服務領域廣、綜合性強的特點。

在典型園區訪談中發現,部分運營物流園區正在不斷尋求服務創新。例如,開始推動基于產業聯動的服務創新,包括物流與商貿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基于產業融合的服務創新,包括物流與金融、物流與電子商務的服務融合;基于多式聯運的服務創新,如保稅物流、口岸物流、國際物流的拓展服務。以新業態帶動物流園區功能升級和服務提升的趨勢已經出現。

第二,園區布局網絡化發展,功能集聚特征明顯。

在經濟全球化、組織網絡化的背景下,物流園區的服務范圍逐漸擴大,并通過貿易不斷向周邊區域輻射。通過跨區域合作,形成網絡化服務體系,逐漸成為現代經濟對物流園區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推進,部分城市土地資源供求出現失衡,城市功能分區已經成為城市土地優化以及推進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形式。物流園區的出現則是城市功能分區發展的具體體現,而物流資源空間集聚的經濟、社會效應又強化了物流園區建設的必要性,城市化規模擴張將使物流園區的集聚效應持續增強。部分地區形成了核心架構輻射全省的大園區分布格局,呈現出明顯的集聚性業態。目前,布局合理、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的網絡化物流服務體系在我國部分省市逐步形成,整合區域網絡資源,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功能日益增強。

第三,信息化建設得到重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需求迫切。

調查顯示,我國物流園區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從信息化投入現狀來看,投入超過500萬元的物流園區占50%,超過1000萬元的占33%。

從物流園區信息系統的開發方式來看,采用委托定制方式的比例達到56%,顯示物流園區在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大多能結合自身業務需求和服務特點。

從物流園區未來發展的重點工作來看,提高信息化水平選項在所有園區重點工作統計中排在第一位,可見信息化在物流園區運營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物流園區往往是物流企業和物流設施的集聚地,所以部分物流園區運營商或地方政府常常將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與物流園區建設相結合,通過物流園區支撐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運營,反過來通過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提升物流園區的信息化水平。這表明實體物流園區需要信息化改造提升,而信息技術手段也必須依托和服務于實體物流運營,相互之間只有融合聯動,才有發展前途。

我國物流園區發展面臨五大問題

第一,物流園區界定不清,產業政策難以落實。

雖然《物流園區分類與基本要求》國家標準已頒布多年,但物流業多種業態的不斷創新發展導致社會各界對物流園區理解上存在差異。例如,什么樣的物流服務業態可以算是物流園區?占地幾十平方公里的園區究竟是不是物流園區?如何甄別物流園區和綜合批發市場?這樣一些基礎性問題亟待澄清。物流園區業態不易界定,標準落后于產業發展,造成了統計口徑不易把握政府管理缺乏產業針對性、促進物流業發展相關政策難以落實等現實問題。

第二,部分園區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匹配,同質化現象較嚴重。

調查發現,部分園區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倉促上馬,與區域經濟發展缺乏有效銜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劃銜接不夠,對實際物流需求了解不清楚,導致園區發展定位不明確,占地面積偏大,盈利模式不清晰;二是與交通運輸規劃缺乏有效銜接,導致交通線路銜接不暢、運輸效率低下、中轉聯運難以實現;三是與城市建設規劃、行業資源配置等缺乏統籌協調,導致物流資源閑置、利用不平衡,運輸和配送車輛流量、流向不平衡等現象。

調查還發現,部分物流園區在論述其建設理由時,往往列舉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物流需求市場空間巨大、政策與基礎條件優越三大優勢,但缺乏對實際物流需求的市場調研,僅憑一些宏觀統計數據就完成了園區可行性論證,導致物流園區功能布局和設計缺乏區域經濟特色,園區服務輻射區域重疊、服務同質化現象比較明顯,容易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不利于物流園區健康發展。

第三,土地政策影響深遠,土地資源成為物流園區發展“瓶頸”。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18億畝耕地紅線的約束,土地資源日漸緊缺。調查顯示,物流園區用地問題是制約我國物流園區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用地政策是物流園區最希望得到的扶持政策,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尤為突出。征地困難成為我國物流園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而缺乏物流園區運營優惠政策成為緊隨其后的阻力和困難。

近年來,與土地相關的各種成本均有明顯提升,導致物流園區發展過程中經營成本不斷增高。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有數據反饋的園區中,物流用地價格超過50萬元/畝的比例達到20%以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物流園區倉庫租金價格普遍偏低,每月每平方米租金不足20元的比例超過60%。這樣,迫使很多物流園區不得不在維持物流運作之外想辦法。

第四,園區人才缺乏現象突出,綜合服務能力亟待增強。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從人才需求狀況來看,倉儲、特種作業與運輸三類業務人才需求僅占全部人才需求的16%、13%、12%;物流信息管理、營銷管理、供應鏈設計以及國際物流業務管理等人才需求很大,占比均在30%以上;而綜合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居首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物流園區提高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五,政府管理模式影響大,政策環境有待持續改善。

物流園區的建設和運營具有跨行業、跨地區、多功能、多層次的屬性,客觀上需要政府統籌規劃、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共同促進園區健康發展。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影響企業入駐以及園區經營環境的因素大多與體制政策環境有關。在影響物流園區經營的關鍵因素中,政策法規體系建設、規范市場兩項指標分別排在前兩位。而在當地政府給園區或入駐企業獲得較大收益的政策選項中,簡化行政監管和審批手續排在第一位,甚至高于稅收返還支持、用地政策優惠、用電優惠、融資優惠、加大信貸等直接關系園區經濟效益的政策措施。

 

聯系我們
? MIQIAN謎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