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機械制造資本從中國流失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召集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們討論如何鼓勵企業加大在本土的投資,扭轉近幾十年來勞務外包造成的就業崗位流失,把外包變為內包,把就業機會找回來。近期卡特彼勒(Caterpillar)宣布了更多在美國國內采購零部件的計劃,支持本土的工程機械企業。
美制造業回暖將沖擊中國制造
近三十年來,美國采取了金融立國戰略,很多企業家變成了“多余的食利者”,從而使得美國創造力領先優勢逐漸削弱。
最近,美國制造業復蘇的消息不斷傳出,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百貨公司今年宣布,沃爾瑪貨源將在今后10年增加500億美元美國制造的商品。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到2014年將投資10億美元,重振在美國的電氣業務,以期在美國創造超過1500個工作崗位。
美國企業界一些企業家甚至宣稱外包已經out了,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在美國本土生產制造品。這些企業發現,隨著海外勞動力和油價導致的運輸價格的上漲,在美國生產日常用品也越來越劃算,他們還發現一個最為關鍵的益處,就是外包之后,企業家脫離了生產,他們不再關心生產流程和創新,這對美國企業界沖擊很大,如今外包轉為內包或者自己組建生產線之后,他們更加關注生產線的改造,更加關注產品創新。
制造業企業不會輕易離開中國
其實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不是面臨,而是正在發生,一些優秀的中國企業都是這一轉型的實踐者。在討論制造業轉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中國在全球制造業未來格局中將能扮演何種新角色?這個問題可以從體量和價值鏈兩個層面去看。
從體量上說,中國目前是全球制造業的領軍者,而且在中長期內,這個地位不會變化。而制造業的價值鏈可以分為:研發、制造、銷售、物流和服務。在這條價值鏈上,中國目前的優勢集中在制造這一環節(這一優勢包括了:制造工藝、成本,以及產業集群優勢所形成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應充足等因素)。
世界制造業的發展在體量和價值鏈上也有著各自的趨勢:從體量上,新興國家如巴西、印度、東盟國家增長迅速,而老牌制造業強國如日本,制造業發展趨緩甚至衰退。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印度制造”、“巴西制造”、“越南制造”的產品被擺放到全世界商超的貨架上,或者寫入網店的產品描述欄里;在價值鏈上,制造業的產業重心越來越向研發和服務(廣義上也包括物流)轉移,制造和銷售環節的利潤逐漸被攤薄。
綜合中國制造業目前在全球制造業的地位,以及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制造業未來還會繼續在體量上扮演世界制造業的領軍者的角色,但是低端制造業開始受到來自新興國家的強大沖擊。
中國制造業需向價值鏈上游攀升
近期由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的國際貿易統計改革,讓世人對全球貿易分工和全球價值鏈有了新的認識。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現有的國際貿易統計框架已無法準確地反映全球貿易的增長和失衡格局,因為如今一國貿易的真實情況并非體現在規模和速度上,而是更集中反映在一國所創造的增加值上。
對中國來說,WTO在國際貿易統計新框架中以“貿易增加值(商品在一國新增價值)核算”替代“貿易全值核算”,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由于中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分工結構大大高估了我國的貿易份額,也夸大了貿易順差。所以,如果按照WTO的“增加值貿易測算法”,則2005年美中貿易逆差至少將會縮減一半以上。中國的貿易增加值如此之低,是由我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決定的。
未來十年全球競爭將是價值鏈的競爭,依靠低成本優勢建立起來的國家比較優勢已難以為繼。中國制造業必須建立成本領先之外的競爭力,向生產率要效益,向價值鏈的上游攀升。